用户名
密码
庄子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是自在、自由和洒脱,是个体精神的逍遥无羁。庄子既不求名,也不逐利。因为求名逐利,残生伤性,必然要受到外在事物的制约,必然会成为外在事物的工具,必然会为外在事物所役使,比然会对内在的精神造成强烈的威压。庄子对于外在物的态度,就是《山木》篇所讲的:“物物而不物于物”。“物物”,物为我所用,以我役物,我是目的;“物于物”,我为物所役使,我沦为物的工具。
罗安宪
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,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。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秘书长,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。
财务管理法规与职业道德
郭葆春 (副教授 管理学院会计学系博...)
企业经营战略
刘仲康 (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)
从新兵蛋子到威武将军
李超 (讲师)
货币银行学
刘成刚 (山东建筑大学 副教授)